大发app-大发app
大发app2023-10-19

东西问丨霍巍 :为什么西藏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

  中新社成都1月17日电 题 :为什么西藏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

  ——专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中国西藏地区的文字出现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以后 ,此前漫长的时段无文献可据 。由于传统藏学研究主要依赖汉、藏文献和极少量的吐蕃金石 、简牍材料 ,无法解决考古学上关于西藏人类起源 、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的关键性问题 。经过数代中国考古工作者接力 ,这些问题实现突破,西藏考古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科学考古证据显示 ,西藏 的文化和文明始终和中国内地紧密联系 ,为何其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西藏考古如何为全人类提供“高原文明”独一无二的世界样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日前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西方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地区 的考古工作有何建树与局限 ?中国对西藏地区 的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至何时?

  霍巍:西藏考古可以说是一门国际显学,在西藏和平解放前,以“藏学家”身份进入西藏进行“考古”“探险”活动,可以说是西方学者的“专利”。其中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人朱塞佩·杜齐,他在西藏佛教艺术研究、西藏西部 的部分遗址考察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 ,但总体而言,科学性不强,比较零散、不成系统 ,且大部分工作以地面采集、寻访为主 。

  虽然西方学者曾一度开启西藏考古之门 ,但真正科学意义上 的西藏考古工作是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才真正兴起 。以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在西藏昌都卡若发掘了新石器时代 的卡若遗址为标志,西藏考古进入地下发掘阶段。

  这个距今约5000年左右 的遗址,第一次将西藏高原史前人类生存活动的科学证据揭露于世。原来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已有定居人群 。他们用骨针缝纫衣物 ,会种植小米(粟) ,制作陶器,甚至还会用动物骨头、陶器残片和远方输入 的海贝制作精致的装饰品。考古工作者在获取大量科学材料 的同时,提出了卡若遗址 的先民与中原文化、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相互交流 的问题 。

    西藏博物馆展出的西藏卡若遗址房屋遗迹复原微缩实景 。来源 :视觉中国

  中新社记者 :西藏考古 的话语权 ,如何从西方学者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

  霍巍 :在各民族考古工作者不断努力下,中国在西藏考古学上关于人类早期文明最主要的三大关键性问题 ,即人类起源 、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 ,这些过去西方学者很少涉猎、且缺乏科学考古材料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西藏考古 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

  举例来说,早期人类是什么时候踏上青藏高原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几乎无解 。近几年通过中国学者 的努力,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讲,距今5万年前左右,人类已经定居在青藏高原 ,开始了他们的文明创造 。在5000年前左右 ,已经有了像卡若遗址这样 的新石器时代农业聚落 ,人们在这片土地学会种植小米 ,随后引进了青稞。

  即使 是进入有文献记载 的西藏历史时期,考古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 、丰富着西藏历史 。如我们在中尼边境吉隆发现的唐代官方使节王玄策所建《大唐天竺使出铭》石碑 。这块石碑 的发现 是目前实证唐—吐蕃—天竺道路的唯一实物证据,比今天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要早出一百多年 。

  这项20世纪以来中印交通史、唐蕃交通史上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说明中国学者利用天时地利之便 ,在西藏考古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中国考古工作者提出 的关于象雄考古、吐蕃考古、高原丝绸之路考古、西藏佛教石窟寺考古等前沿性的学术课题 ,已引起国际藏学界高度关注 ,其研究成果日益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

  中新社记者 :《大唐天竺使出铭》是否实证了传奇人物王玄策 的存在?能否展开讲讲这一石碑 的出土过程和意义?

  霍巍 :文献曾记载 ,在吐蕃时期,也就是公元7世纪左右,中印之间有一条重要 的国际通道 ,唐代使节王玄策曾利用这条通道前往印度。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时 ,遇上天竺内乱 。王玄策和他的副手在吐蕃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以及泥婆罗的帮助下,帮助天竺平定内乱,完成了这项出使工作。

  虽然在不少海内外的民间故事中 ,王玄策常以“大唐第一猛人”的形象出现 ,但在《大唐天竺使出铭》发现前 ,学界对唐代中西交往史存在诸多疑惑,无论 是王玄策 ,还 是关涉出使路线的蕃尼古道 ,都对其存在与否有着极大质疑 。中外考古工作者曾多次探寻这条古道的遗迹,如19世纪末法国学者烈维·格里逊为了寻找王玄策当年在印度耆崛山所建碑铭的遗迹,曾经亲临实地考察,但最后却不得不“顾此山草木蔓愆,攀登甚难 ,失望而返” 。

  1990年6月,我们在吉隆考古调查期间 ,在当地民众帮助下 ,寻访到了一块宽81.5厘米 、残高53厘米,悬挂着哈达、涂满了酥油的碑刻。老乡长告诉我们 ,当地藏族民众对这块刻有汉字 的“石头”十分崇敬 ,认为 是可以保佑地方平安 的“神灵”。

《大唐天竺使出铭》碑铭局部。受访者供图

  擦洗碑刻后,碑上的文字逐渐显现 ,首先映入眼帘 的便是用篆字书写的额题“大唐天竺使出铭” 。这方碑刻虽已残损 ,但还残留有阴刻楷书24行,从书法和格式上都具有唐代碑铭 的特点。经考证 ,它记录了王玄策第三次出使,是目前西藏发现 的年代最早 的唐代碑铭,也是唐—吐蕃—天竺道路的重要实证。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西藏文明的轨迹始终朝东发展?西藏考古如何为全人类提供了“高原文明”独一无二 的世界样本 ?

  霍巍:青藏高原 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 ,长期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禁区” 。西藏考古 的科学发现,用大量实物证据打破了这一神话,并提供了早期人类为什么能适应高原 、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生存发展 的人类学依据 。

  此外,西藏考古还从文化特征上,向世界展示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群 ,如何通过他们的艺术创造,在宗教、美术 、哲学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西藏文化符号 。

金刚亥母 。刘宝成 摄

  通过西藏考古还让我们看到,从史前时期到各个历史阶段 ,生活在这片高原的人们 ,他们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东向发展 ,和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

  如早在5000年前 ,卡若遗址 的先民就已经和黄河上游地区发生了很密切的联系;唐代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 ,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 的宗教 、文化、制度 、典章 、服饰和技术 ,促成吐蕃加速融入到以唐朝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元朝西藏纳入到中央行政管辖 ,从此奠定了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 的从属关系 ,直到明清民国都未曾改变。

  这些历史事实都足以证明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问西藏文化 的底色在哪里,西藏文化 的底色 是在东亚文化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中的一员 。(完)

  受访者简介:

  霍巍,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古学科召集人之一、国家社科基金评委 、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四川省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

大发app

中共二十大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突围文明话语困境******

  (中共二十大·观察)中共二十大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突围文明话语困境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 :中共二十大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突围文明话语困境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2017年 ,230余件(套)阿富汗国宝来到中国展出。在中国巡展约三年间 ,140多万人观看过展览,并为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和守护者的默默付出而感动。

  因为中国也曾有国宝毁于战火 ,也有国宝因战乱流失海外 ,所以中国人对所有文明 的坚守和保护都心存敬意。

     4月24日下午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 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796件流失文物“回家”后国博首展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资料图 :2019年4月24日下午 ,由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796件流失文物“回家”后国博首展。图片来源 :ICphoto

  过去十年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精神生活 的追求空前提高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对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也更加重视。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 、可爱、可敬 的中国形象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此间传播学者注意到,这 是党代会的报告首次将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放在一起阐述 。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表示 ,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不仅 是“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的重要方面 ,也将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价值支撑 。

  中国领导人高度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 ,从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 的文明观。

  从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到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执政党对以文明沟通民心 、以文明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路更加清晰 。

  程曼丽表示 ,过去十年,中国领导人运用中华文明 ,提炼中国智慧,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只有理解了中华文明 ,才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 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文明多元化决定了现代化道路 的多元化 ,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 。

  “西方以理性建构的方式 ,给世界强加一套规则体系 ,欲将中国塑造成西方投射政治想象 的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说,21世纪 的今天,中国突围文明话语困境的基本策略就 是“讲好中国故事” ,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讲故事并不简单 ,是给周围世界和生活赋予意义和秩序 的过程 。”

  赵永华认为,阻碍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故事的并非信息不畅,而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和偏见 。讲故事 的终极目标是要寻找到文化之间 的可通约性 ,以文化间性和文化包容弥合文化差异 ,彰显中华文明 的宽广胸襟 。

资料图: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 资料图 :2022年2月4日晚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充满中国文化底蕴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世界;闭幕式上 ,“折柳寄情”让世界看到了传统中国人的含蓄与深情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也在“天下一家”的叙事中为更多人所理解。

  文明交流体现在日常点滴中 ,从不戴有色眼镜看人 ,到尊重彼此的饮食 、服饰 、语言 、风俗、传统和流行文化 ,再到彼此欣赏、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需要千万条交流和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文明交流与传播也从官方 、媒体 、学界的行为变成民间自觉自发的行为 。十年间 ,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不断融入新时代 的发展潮流,国潮成为新时尚,文博创意产品成为网红新宠 ,非遗绝活正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新生代继承,并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国外更多人的目光 。

  互联网上受欢迎 的不仅有李子柒们展示田园风光 的短视频 ,还有中国 的网络小说、影视作品 。国外受众从中一窥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世界各地学习中文 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文明 的传播力影响力必须落在国际传播 的实处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仅 是传媒机构 的事 。”程曼丽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任重而道远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