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00快3登录_ -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500快3登录_ -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来源:500快3登录2024-01-05 17:48

  

践行聂耳 的路——朱践耳百年音乐人生******

  作者:董 剑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自从1963年诞生以来 ,曾打动了无数人,激励了无数人 。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朱践耳根据雷锋事迹谱曲而成 。

  在百年人生中,朱践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多情 的音乐世界 。他的音乐人生堪称中国交响乐史 的缩影 。

践行聂耳 的路——朱践耳百年音乐人生

朱践耳 上海图书馆馆藏藏书票 刘明辉/作

  朱践耳原名朱荣实,字朴臣 ,安徽泾县人 。从少年时代起,朱荣实就十分敬佩聂耳,喜爱他 的救亡歌曲和艺术歌曲。他对家里给他取 的名字中浓厚的封建意味深感不满 。21岁时,他更名为“践耳”。其中 的“践”字有两个含义:一 是他决心步聂耳后尘,走革命音乐之路;二是想实现聂耳未能完成的志愿 ,去苏联留学 ,写交响乐 。

  朱践耳说:“聂耳如果没有走得那么早,他一定是中国的贝多芬。我改名‘践耳’,就是一心想继续走他没走完的路。”

  朱践耳出生于天津 ,自幼就跟随家人迁居到上海生活 。在中学时,朱践耳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开始自学钢琴等乐器 ,之后跟随钱仁康先生学习和声理论。1945年,在日本投降之际,朱践耳参军 ,因为体质差 ,没能去前线部队 ,而是留在了苏中军区文工团。当时文工团有一架手风琴 ,没有人会演奏 ,这架手风琴就成了朱践耳最趁手 的武器 ,为战士们文娱活动做伴奏。在解放战争中,朱践耳成了军乐队 的队长兼指挥,在革命大熔炉中开启了自己 的艺术生涯。朱践耳写了大量讴歌革命的音乐作品,歌曲《打得好》和民族器乐合奏曲《翻身 的日子》在解放区广为流传,让他一举成名。在火热的战地生活中 ,从小体弱多病的朱践耳身体日渐强壮起来 ,他曾说 :“是革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

  新中国成立后,朱践耳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 的《大地重光》《海上风暴》等电影创作音乐 。1955年 ,朱践耳只身来到苏联,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巴拉萨年学习作曲 。朱践耳的第一首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成为向新中国国庆十周年献礼 的一部力作。

  1960年,踌躇满志 的朱践耳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 。第二年 ,他开始负责上海实验歌剧院的作曲工作。此后 ,朱践耳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小型声乐作品 。1963年,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 ,激起了全国亿万人民学雷锋 的热潮。雷锋的精神 、雷锋 的品格和雷锋的事迹 ,伴随着学雷锋主题歌曲传遍了全国各地 。

  朱践耳就在这个热潮中创作了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 。他也是唯一一位创作了两首广为传唱的雷锋主题歌曲 的作曲家。

  1958年夏天 ,词作家姚筱舟创作了一首诗 ,这首诗在1962年被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写进了《新民歌三百首》。那时雷锋正在沈阳当兵 ,刚好看到这本书。雷锋很喜爱这首诗 ,他将这首诗抄写在自己 的日记本中,还将诗 的两处做了改动 ,一 是将“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二 是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同年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 的朱践耳在阅读雷锋日记时 ,注意到诗作前两段内容 ,他为雷锋 的精神所打动 ,仅用半个小时,就为这首诗谱了曲子。朱践耳 的爱人舒群回忆,朱践耳无论 是创作歌曲 ,还是创作大部头交响乐作品,只要酝酿成熟 ,就没有写得慢的 。“他写东西 ,如果没有把握就绝不会写,如果心里掌握了 ,写得就很快。”

  1963年 ,在上海召开学习雷锋动员大会前,歌唱家任桂珍演唱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 。朱践耳也 是在这一年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姚筱舟。

  1975年开始,朱践耳在上海交响乐团任职,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交响曲创作生涯。64岁时 ,朱践耳完成了第一部交响曲。1978年,朱践耳首次将悲剧题材融入交响乐创作中,管弦乐合奏曲《怀念》由此诞生。1982年 ,朱践耳将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打磨 ,运用少数民族特殊 的音乐调性与和声谱写下交响组曲《黔岭素描》。朱践耳 的创作不是凭空想象 的天马行空 ,他在西南地区 的农村生活 、考察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这里 ,朱践耳第一次听到苗族 、侗族 的民族音乐,充分了解了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风情,设身处地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环境 。有了这些积累,朱践耳才自信地说出 :“从民间音乐 的土壤里 ,我找到了某些现代作曲技法的‘根’。”

  1985年至1999年,朱践耳创作了11部气势恢宏的交响曲、18部各类交响乐作品。在改革开放初期 ,不少作曲家对于引入西方 的现代音乐还持怀疑 的态度。朱践耳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发挥到极致。他深知 ,想要进步就必须接受新事物 ,对西方的现代音乐 的合理之处必须进行吸收。朱践耳创作巅峰时期 的代表作是《第十交响曲》 。这部创作于1998年被命名为《江雪》 的作品 ,将中国古琴曲《梅花三弄》和唐代柳宗元 的古诗《江雪》运用到西洋音乐体裁交响乐之中 。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的语言文化魅力,将戏曲和古诗 的吟诵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将交响乐中 的民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作品将录音资料与乐队的现场演奏结合在一起。古琴曲《梅花三弄》是由龚一演奏并录制 的,这种演奏方式不仅在中国 的交响音乐历史上开了先河 ,还给现场 的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在交响曲 的编配中 ,朱践耳更是将十二音序列用“五声”性进行编排,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 。而这也 是他所刻意追求的 。这部《第十交响曲》直至今日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原因在于 ,朱践耳在西方 的音乐体裁中加入了中国音乐的创作思维,看似传统 的编配中充满着创新的技法 ,他将古琴、戏曲 、管弦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琴声 、人声 、管弦乐 的声音浑然天成 。

  朱践耳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 是室内乐《丝路寻梦》 ,这部作品是他为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丝绸之路”乐团而创作的六重奏,2008年被改编为重奏与管弦乐合奏 的版本 。

  2017年,朱践耳以95岁高龄病逝于上海 。在许多音乐学研究者眼中 ,朱践耳 的音乐人生堪称传奇。他饱经岁月沧桑 ,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后竟还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期,完成了11部交响曲,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格调,不仅表现出作曲家个人 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更展现了民族和时代特色 。

  “朱践耳先生是中国迄今为止创作力量最全面的作曲家 ,也是青年一代 的楷模 。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中国交响乐历史 的缩影 。”作曲家叶小钢认为,朱践耳的创作 是沟通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 的桥梁,他的作品诠释了音乐可以有更丰富的欣赏方式。在他 的创作中 ,音乐可以朴实地演奏民族民间旋律 ,也可以华丽地奏出管弦乐队 的辉煌;作曲技法可以恰如其分地被排列,也可以别出心裁地体现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

  朱践耳创作一丝不苟 ,花费十年时间才创作出《第一交响曲》 。他曾告诫青年作曲家 ,要静下心来下苦功 。朱践耳的手稿永远工整清晰 ,别人常劝他不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写谱子 。他说 :“先生教 的,每个符头,每根线都要对齐,连在哪里翻谱都要算好,方便指挥 、演员阅读 。”

  有人认为他 的作品里看不到其他作曲家的痕迹。朱践耳的作品之所以可以不着痕迹地将中国 的民族性融入西方 的作曲技巧中,就 是因为他长期浸淫于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正如朱践耳所说,“现代 的东西要拿到生活里去核对 、分辨,才会知道哪些是中 的 ,哪些 是西 的” 。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16版)

500快3登录

刘跃进 的谦和与《从师记》 的严苛——写在“《从师记》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前******

  顾友泽

  刘跃进先生 的新作《从师记》出版 ,拜读之后 ,收获颇丰。《从师记》 是一部散文集 ,主要记载先生的求学经历以及与此相关 的人与事 。虽然是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然而内容却异常厚重,这是因为作者早年生活的“那个时代 ,激情澎湃,如同我 的名字 ,一直在‘跃进’中” ,在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时 ,不可避免地反映那个波谲云诡亦且波澜壮阔的时代。而且 ,作者转益多师,其所师从或交往者大多为学界名流,本身就有很多为人关注 的事迹 。如此种种,决定了该书 的内容必然不同凡响,精彩纷呈而浑厚淳雅 。

  虽然作者并不刻意抒情 ,甚至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地节制,但这部《从师记》还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 的感动与感慨 ,比如作者因母亲的提醒而失去了也许会产生美好爱情 的机会而心情复杂就令人唏嘘 ,作者对自己早年学业先天不足而导致不得不放弃作家梦想的描述同样引起很多同龄人的共鸣 ,至于其在艰难环境中备战高考时表现出 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更 是令人感动 。然而 ,最令我感动的 是作者对学术尊严的维护与学者交往之间的温情。

  作者对学术与学者的尊严非常看重。他在《斯人已逝,德音未远》中谈到自己作为大三的学生看到傅璇琮先生的《唐代诗人丛考》时的感受:“我并不能完全读懂 ,但可以读出学术 的厚重与学者 的尊严,那 是我向往的境界。”而作者自己到扬州大学讲学后 ,也同样得到了这样的赞誉 ,王小盾先生在给作者的信中写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的深厚博大,其尊严及其生机,都由你谦和地表达出来 。” (《求其友声三十年》)

  正 是出于对学术尊严的维护,面对良莠不齐 的学术界,作者忍不住对当前学术弊端提出严苛批评,其在《裴斐先生 的傲骨与逸情》中指出当前学界存在消解经典,或者躲避经典,同时:

  在方法上 ,因循守旧,为论文而论文,为学位而学位,缺乏学术个性,更缺乏活 的灵魂 。在态度上,仰慕洋人,唯洋人马首是瞻 ,洋腔洋调。在结果上 ,书 是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

  又在《从师记》中说 :

  现在有些专著 ,往往连概论都不如,只是依据既有 的知识,预想一个题目 ,然后利用现代手段收集相关资料,拼凑成书。这样的成果 ,或许能给作者带来一定好处 ,对学术界来讲 ,几乎没有借鉴意义。

  作者平时与人交往温文尔雅,几乎未曾见其动怒 ,但 是对学术界 的不良风气 ,却还 是直言其弊,体现出维护学术尊严 的高度责任感。

  那么 ,如何维护学术 的尊严呢 ?作者通过介绍自己所崇敬 的师长 ,具体而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

  首先 ,维护学术尊严就要尊重学术本身。作者认为,学术本身是厚重 的、博大的,无论是谁都无法全部把握,因而面对学术,始终要保持着谦卑之心 。其在《好诗不过近人情》中谈到自己在杭州大学学习的体验 :

  这些课程,内容浩繁,一时难以消化,但 是它却向我打开了一扇窗,可以真正感受到世间学问的博大浩繁 。

  在《从师记》中又写道:“大千世界,图书无限 。一个人终其一生,也读不了多少书。”一个人取得的成就,面对既广且深 的学术殿堂 ,何其渺小。故作者引用罗宗强先生的话说:“现在很多教授还不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 ,以为自己写了几本书就 是专家。”学术研究如果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故步自封 ,结果必然 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者又引用姜亮夫先生 的话 :“登高望远 ,你才会知道世间学问的博大 ,自己 的渺小,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记忆中的水木清华》)面对学术,学者理想 的状态应该像傅璇琮等先生那样“学问既深,义气自平。”作者赞美这样 的状态,亦追随前辈的风范 。

  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认为 ,做学术研究最重要 的是有学术品格。在这本书中 ,作者对师长们严谨的学术态度、扎实 的文献基础、恢宏 的视野、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坚强 的毅力等不厌其烦介绍 。介绍姜亮夫先生,写其临终前对学生 的“最后最高要求”,令人感佩不已 。记录叶嘉莹先生之论:“如果说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真诚则 是追求真理的重要途径。做人做事要真诚 ,学习钻研要真诚 。真诚 是做人 的重要标准,古代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彰显出叶先生修辞立诚 的风范。而记叙罗宗强先生指导作者写作学年论文 的详细经历 ,则让我们看到罗先生一丝不苟 、严谨到近于苛刻的程度 的形象,而罗先生 的学术品格也呈现在我们眼前。尤为令人感动 的是,作者专门为既没有显赫 的家世与名声 ,也没有令人瞩目 的成就 的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主任汪蔚林先生作传 ,表彰其甘于奉献 、勤勤恳恳 ,以专业的精神服务文学所的学者 的事迹 。在作者 的眼中,学术分工并无高下之别 ,敬业 的精神都值得人尊重 。

  其次,维护学术 的尊严就要求学术研究本身不俗。作者在《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中特意援引王国维 的话:“大抵学问常不悬目 的而自生目的 ,有大志者未必成功 ,而慢慢努力者反而有意外之收获 。”作者阐释说:

  王国维先生就 是想告诉学生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和目 的性。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真理因得以发扬 。”

  又在《从师记》中引用钱穆 的话 :

  我生平做学问,可说最不敢爱时髦或出风头 ,不敢仰慕追随时代潮流,只 是己性所近,从其所好而已……世局有变 ,时代亦在变,三年五年,十年八年 ,天地变 ,时髦 的亦就不时髦了 。所以不学时髦 的人 ,可不求一时群众所谓 的成功,但在他一己亦无所谓失败。

  作者高度认可这些说法 ,并且身体力行,其学术研究 ,不务空言,言必有得 ,往往能够从文献 的细枝末节中发现历史 的某些真相。而其对当下学子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

  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 ,我们 的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的博大精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会有益处 。开卷有益,没有白费 的工夫。重要的是要阅读 ,要有积累 ,不能有太强的功利目的。

  学术不仅不 是追求世俗利益 的工具 ,甚至学术本身并不带有目 的 , 是无用之用 。

  再次 ,维护学术 的尊严要求学术研究者能够做融通 的学问。钱穆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说:“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 ,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 。”学术如果格局太小 ,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的局限。只有将局部放到整体中考察 ,才能真正发现局部的特征与意义。作者接受众多名师 的亲炙,提出学术不能流于琐碎饤饾 ,支离破碎 。其认为学术研究中 的文学研究应该遵循刘知几《史通》中提出 的才 、学 、识三者并存 的原则,并阐释说:“才就是艺术感受 ,学就是文献基础 ,而识则 是理论素养 。”而当下有些研究 ,“仅就某一点而言,似乎有一得之见 ,但 是,倘若通盘考察,就不 是那么回事了”。(《好诗不过近人情》)这样的研究,是不足为观 的 。相反 ,作者赞同这样 的研究:“也许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可能 是一个很小的题目 ,但 是在这课题的背后 ,你却感受到坚实厚重的学术支撑。”(《好诗不过近人情》)这些观点 ,正是师长们对作者耳提面命的结果。罗宗强先生教导说:“工夫要扎实,但不要钻牛角尖……思想还是开阔些好 。”(《从师记》)姜亮夫先生在古籍整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说:“不要培养电线杆子式的专家 ,而是粗通中国文化 的学人 。”(《从师记》)在“最后最高要求”中提出:“培养自己‘普照’整个专业与中国全部文化史的能力”“不做支离破碎 的学问 。”(《记忆中的水木清华》)曹道衡先生起草 的《先秦两汉文学博士生培养计划》提出:“应强调史料和作品本身,坚决反对空谈 、人云亦云及发奇谈怪论。”(《从师记》)作者就硕士论文求教于魏隐儒先生 ,得到 的答复 是不赞成写空洞 的诗文评类的文章 。傅璇琮先生提出 :

  学术著作,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应该似一级一级的楼梯,要扎实 ,便于扶着向上,使人能“更上一层楼”,以便“欲穷千里目” ,而绝不能 是用花纸包扎的虚阶,看起来颇能目迷五色,但一踏上 ,就会使人跌下,害人不浅。(《斯人已逝,德音未远》)

  受到众前辈 的影响,作者也特别重视学术中研究资料 的编纂,也多次介绍前辈学人在这方面的贡献 ,又现身说法,启人深思。

  学术之外 ,《从师记》这部书带给我 的感动, 是作者与众师长之间的情感。毫无疑问,作者对书中所介绍的师长怀有深深的感激,在《引言》中,作者写道 :

  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求学经历中,老师们的影响既广且深……我很景仰他们 ,也很感念他们 ,很希望有更多机会将这种感念之情表而彰之 。

  将众多师长的人格风范与学术成就记录下来本身就 是情感 的表达 。而且 ,读者很容易发现,作者在很多篇章中都使用“感念”“感佩”这样 的字眼 ,看得出作者是一位很容易动情 的人 。他在昆明偶遇魏隐儒先生时 ,表现得“喜出望外”(《“小室无忧”》),对于王继权先生的帮助,作者心存感激,“小子何德何能 ,竟能得到王老师常年 的垂青 ,实属不易 。”(《来谕惓惓,亲如促叙》)然而,我们又很容易注意到 ,作者在表达情感时却并不热烈,而 是点到即止。

  同样 的情况 ,也发生在众师长 的表现中。姜亮夫先生对清华大学及清华导师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作者来自于清华 ,特意将其召至家中长谈。姜亮夫先生深情回忆在清华 的学习与生活 ,言语中充满无限怀念与感激,“姜老经常感叹说自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再也没有遇到清华这样的好学校了”(《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然而 ,姜亮夫先生直接 的抒情并不太多,谈得更多的还 是清华导师 的学术与对其教导的经历 。

  我想,这大概就是学者表达情感 的方式,深沉而内敛。作者报考曹道衡先生的博士 , 是通过傅璇琮先生介绍的。曹道衡先生在病榻前告诉作者,他无意中翻出了当年傅璇琮先生当年的推荐信 ,并说出院后找来送给作者作纪念 ,后因曹先生去世而未能如愿。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 ,但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曹先生与作者情感之细腻 ,以及对于师生、同道间情谊的珍视 。作者与众师友的交往 ,因学术而结缘 ,其淡如水,而这也正 是众师友平时待人接物 的态度。傅璇琮先生嘉惠学林,助人无数 ,在学界影响甚大 ,然而其八十岁大寿的庆祝场面冷清异常,因为傅先生事先约法三章 ,不允许大事铺张 ,这正 是本色学者 的处世之道 。

  作者笔下 的师长及作者自己,往往将对自己帮助与教导的母校、师长的感激当成自己宝贵 的人生财富,将之作为一种精神传递给后人。姜亮夫先生曾很庄重地对刘跃进先生等人说 :“清华导师也是你们 的祖师,要不辱使命。”对学校的热爱 、对老师的尊重与回报 ,最重要的,不是口头的称颂 ,也不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而是将学校与老师 的良好 的风气传承下来 ,发扬光大,影响一代代学子 ,斯文不坠。有感于此 ,作者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明确 的要求 :“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也要像王老师那样,努力工作 ,培养学生,多出成果,这也许是对王老师的最好回报 。”(《来谕惓惓,亲如促叙》)事实上 ,除此之外 ,作者还利用社科院文研所的平台及个人的影响力将年轻 的学者组织起来举办读书会等活动 ,指导年轻学者,促进学术 的繁荣 。作者认为:“我现在依然持有这样 的看法,一个年轻学者,能够得到前辈 的扶持,确实会影响一生 。”至于这本《从师记》,更 是将师长所授与自己的心得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学界 ,嘉惠学林 ,功莫大焉。我想,作者 是将自己对师长 的感激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变成了指导、提携后进 的动力。学术人 的温情 ,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着吧。

  作者在《记忆中的水木清华》中写道  :

  水有源 ,树有根 。一个人能走多远 ,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从师记》这部书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点 、陪伴我们这些后学在学术道路上前行 的无声导师 ,也是直观展现学术的尊严与温情 的舞台。我们感动于刘跃进先生勤勉好学 的精神 ,羡慕其受教于众多饱学之士,更感激其金针度人。薪火相传 ,此之谓欤 ?

  (作者系文学博士 ,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通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文图 :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 :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刘诗诗台北顺产金牛座男孩

  • 私募持股曝光:高毅新进8股 淡水泉新进中材科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00快3登录 华为董事会首席秘书江西生:华为100%由员工拥有
2024-03-18
500快3登录LVMH集团确认继续参加BaselWorld表展
2023-11-08
500快3登录盘点北京排队去吃的川菜馆子!10碗米饭都挡不住!
2023-10-21
500快3登录滴血验癌可靠吗?正确体检方法是什么?
2024-05-05
500快3登录 92岁退伍老兵凌晨散步被撞 司机将老人抛入窨井致其死亡
2024-07-03
500快3登录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2024-07-27
500快3登录《产业力》|点击进入 产业观全球【新版全新上线】
2024-05-18
500快3登录《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2023-11-04
500快3登录比尔盖茨:去世后20年将关闭基金会
2023-11-14
500快3登录韩男团NU'EST新专辑发布会
2023-12-12
500快3登录 美两艘军舰28日通过台湾海峡?中国外交部回应
2024-01-21
500快3登录NPL战队原班人马全部解散为引入STK整队
2024-03-30
500快3登录兵马俑手指在美被折断盗走
2024-08-01
500快3登录 欧冠-萨拉赫传射 利物浦总比分6-1晋级
2024-04-14
500快3登录突发:印尼决定迁都!
2024-04-15
500快3登录王健林投中国足球前夜:王思聪出质所持大连万达股权
2024-07-11
500快3登录2022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开幕
2023-10-31
500快3登录凯迪拉克ATS-L优惠10万元
2023-11-24
500快3登录赴韩“低价团”引发纠纷多 中使馆吁游客谨慎选择
2024-03-04
500快3登录 泰禾、阳光100等房企频繁卖项目股权 “补血”背后风险犹存
2024-04-19
500快3登录 从《用心棒》到《荒野大镖客》
2024-07-21
500快3登录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何时能成为人类直觉的一部分?
2023-11-11
500快3登录油烟机该选顶吸还是侧吸
2024-04-10
500快3登录游戏义肢设定给玩家勇气
2023-09-25
加载更多
500快3登录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