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世纪_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11-03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 的致富“秘方”******

  编者按 :潺潺湫水河,青青芦苇荡,特殊 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 ,铸就了前青塘村独特 的风俗人情 。根据《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农业农村部对已认定 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数据经专家审核,初步确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505个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凭借“粽子”跻身榜单 。前青塘村 的“小粽子”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粽子如何成为前青塘村 的“大产业”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新农人致富路》栏目邀请到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侯文,请他来说说小产业如何“粽”出大幸福 。

  据《临县志》记载,从700多年前的元代起 ,前青塘村就开始种植粽叶、制作粽子 , 是远近闻名的粽子村。青塘粽子第八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侯文介绍,当时前青塘村里有一个寺院叫奉天寺 ,到了端午节,寺内 的僧人就煮着吃粽子 ,村民们闻到了扑面而来的香气 ,顺着香气便寻到了粽子。此后 ,奉天寺把粽子的制作工艺流传到了前青塘村。

  张侯文介绍 ,他的祖上继承了青塘粽子 的工艺古法 ,父亲常常在临县范围内卖着粽子,但是一个端午节卖个十来天,只能挣些生活费。守着“金饭碗”,他决心要把产业做大 。2011年 ,张侯文创办了一个“小作坊” ,这成为了他事业的起步。2013年 ,通过引入抽真空 、高温灭菌等现代技术 ,解决了粽子保质期 的问题,用现代科技给粽子“安上了翅膀”。自此,青塘粽子销得更远,名声更大。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 的致富“秘方”

  青塘粽子的礼盒包装背后 ,还有一段温情故事 。张侯文介绍,包装上面 的照片画的就 是张侯文一家老少 。“这是我爸我妈、我家姑娘、我外甥 。这 是2016年,我父母教孩子们包粽子的场景。”他认为,这样 的照片背后,代表了一种传承 ,是老一代传给新一代手工技艺的传承 。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 的致富“秘方”

  在青塘粽子的包装上,还隐藏着一份设计理念。张侯文介绍,“三座山” ,一座绿 的、一座黄的、一座半绿半黄 的 。“绿色是指江米粽,寓意是绿水青山 ;黄色 是指黄米粽 ,寓意是丰收;一半黄一半绿的是指两米粽,寓意是‘黄金搭档’。三座山合起来以后 ,组成一个元宝形状 。在端午节期间用它馈赠亲友 ,寓意着送金银、送元宝、送财富 。”张侯文介绍。

  “坚持老传统,还原老味道 ,”是张侯文一直坚持的原则。“我们要把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和独特味道,让它一直延续下去 ,这就是青塘粽子在坚持 的事业 。”青塘粽子的制作工艺,每一道程序都是手工传承下来 的 。“几百年前怎么做 ,现在还是怎么做。”张侯文解释道。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 的致富“秘方”

  先将米泡好 、软化,将粽叶清洗 、煮沸 ,便进入包制环节。在每一个粽子的头尖上,放一颗蜜枣 ,盖一部分米 ,中间再放两颗蜜枣 ,上面再盖一部分米 ,用粽叶合起来将其包裹,最后用马莲绳捆扎起来 ,便进入煮制环节。

  煮制的时候 ,粽子必须尖对尾 、尾对尖,一个一个摆放整齐入锅,拿篦子盖上 ,用重物压住。使粽子在煮的过程当中不被“翻腾” ,避免米膨胀 。煮制 是最关键的环节,粽子好不好吃 ,全在火候。青塘粽子 的煮制,要经过温火 、小火 、急火,急火 、闷 ,整整10个小时。在10个小时 的过程当中,火候要变4次,最终才能达到粽叶香、米香 、马莲香 、枣香四味融于一体。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的致富“秘方”

  一颗小小的青塘粽子 ,集合了山西省临县前青塘村农产品的“精华”,也承载了张侯文工匠家族祖祖辈辈 的心血。现如今,前青塘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粽子)、山西乡村旅游示范村。2021年 ,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达到128万元 ,旅游收入达到600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大关。

  张侯文告诉记者 ,他 的目标是要把前青塘村打造成“南有嘉兴、北有青塘”的中国北方粽子生产基地、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胜地 、山西名副其实 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吕梁山上美丽宜居第一村。(记者/焦子原 武玥彤 支持单位/临县科协)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揭开青塘粽子的致富“秘方”

五五世纪

热评丨新年喜看新活力,提振信心在行动******

  今年元旦假期,各地消费复苏回暖趋势明显 。元旦小长假,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 ,较去年11月份日均旅客发送量增长109% ;“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 ,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 ;不少餐馆再现门庭若市、排队等号 的场面 ,故宫博物院、北京环球度假区等景区也重现如潮 的人流。

  告别不容易 的2022年,2023年元旦假期 的复苏势头 ,给今年的经济形势开了个好头。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 的首个消费节点,城市 的“烟火气”归来了 ,人们“出门转一转”的热情提升了 ,而这背后则是社会经济恢复常态,进一步繁荣发展 的内在动力与强大意愿 。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经济工作 的重点。恢复堂食、跨省旅游等一系列措施 ,让人们沉积已久 的需求得到释放 。更重要 的 是,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没有变,对幸福 的追求没有变 。

  社会心理的预期,离不开实实在在 、求真务实 的行动。有的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得到“真金白银” 的实惠 ;在国家继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基础上 ,有的地方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 ;正值年货消费高潮,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购物节 、打折促销活动 ,不断优化消费体验 ,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愿望。真招数 、巧办法正在相继出台,激活民众的消费意愿和需求。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的要求落下来 ,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 是促进经济稳步快速回升的又一个重点。

  连日来,各地出台诸多惠企政策 ,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直指“拼经济”目标 。一些地方 的党政领导专门召开企业座谈会 ,与企业家一起谋划经济发展,为企业纾困 。政府通过组织企业集中签约大项目 ,组团出海揽订单 ,积极开拓维护市场 ,抢抓外贸发展先机。有的地方还鼓励企业给外地员工发放新春红包,以缓解春节前后用工难题 。

  在增强企业信心 、出台务实纾困政策 的同时,也要对经济修复 的复杂性有足够估计 ,付出更大努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保护企业产权 ,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

  元旦消费掀起小高潮,工厂车间忙碌有序 的场面再现,再次验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 、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 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只要坚定信心 、乘势而上,我们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

  (文丨王钟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